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他的《什么是教育》中寫道:“教育的本質意味著:一棵樹搖動一棵樹,一朵云推動一朵云,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。”
最后幾天如何調整心態積極備考?
?
正視考試,放平心態
不輕視但更不要慌張。
尤其是這最后階段,怎樣看待考試也就至關重要。
考試只是一個查漏補缺的工具,其最大作用是檢驗你階段性的學習狀態和知識儲備。一場考試的結果受出題老師、學習狀態、生活規律等多重因素影響,我們不能因為一次考試的失利而將現有的復習狀態全盤否定。正確看待考試的結果是高三的隱性必修課。考差了,是高考前填補知識漏洞的好機會;考好了,能夠增進自己的自信心,以飽滿積極的精神態度投入新一輪的學習。
但是,無論考試結果好壞與否,一定要進行反思總結。我們的應有之舉,是在每一次考試后的總結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狀態,完善現有的知識體系。? ?
做到“把平時當高考,高考當平時”。“把平時當高考”要求我們認真對待平時每一場考試。考場發卷前五分鐘,在腦海中過一遍我的做題思路和總結的非知識性失誤。考試的過程中,以嚴肅認真的狀態來完成試題。
?
養成良好的考試習慣
千萬不能抱有我現在隨意沒關系,到高考考場上我會認真細心做題的僥幸思想。人的行為慣性超乎你的想象,況且高考考場上你難免感到緊張,要做到比平時更加細心冷靜只能說是難上加難。
?
注意不同科目學習方法
拿生物學科來舉例,生物中跨章節甚至跨教科書的知識點往往有十分緊密的聯系,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反復地鉆研教材,更要對教材內部蘊含的知識之間的邏輯聯系有認識,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,更好、更嚴謹地學習生物。很多人有“理科不用背,理解就好”的誤區。事實上,根據往年經驗,化學的工業流程題和生物的大題都有非常多考察記憶的點。
生物是一門對記憶要求很高的科目,我們不但要在腦海中構造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,更不能放過無數個細碎的知識點。因而早讀時也不能遺漏生物和化學的背誦。馬爾克斯說“平庸將你的心靈烘干得沒有一絲水分,榮光才會撥動你心靈最深處的弦。”最后這段日子可能你陷入無數個自我懷疑與迷茫的痛苦瞬間,但它教會你反思,磨煉你的韌性,給你與這世界搏一搏的籌碼。
相信自己,你一定行!
?
老師寄語:
希望是我,最后是我,
千萬是我,拜托是我,
必須是我,只能是我,
熬到最后的一定是我。
武漢國華學校希望每個學子能堅持最后的幾天,勝利就在眼前!你們的辛苦付出就要迎來收獲了。
?
?
    
    


            

一鍵撥號
一鍵導航